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8-11-06
目的 探讨胰腺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6例胰腺外伤患者, 均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按照胰腺损伤程度展开, 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愈48例, 2例好转后出院, 死亡6例, 平均住院时间(26.2±3.2)d, 18例患者共有并发症36例次。结论 胰腺外伤患者在治疗时需按照实际伤情予以合理手术方式, 遵循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原则, 合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胰腺外伤并无较高发生率, 在腹部外伤中占到1%~60%[1]。往往伴有相邻脏器受损, 早期难以进行诊断, 治疗具有较高复杂性, 并发症较多, 死亡率较高, 往往导致临床诊治存在明显难度。胰腺受到损伤程度较轻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即可得到治愈。对于受损较为严重复杂的患者, 并非采用复杂手术即可痊愈, 通常在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前提下, 确保手术简单性、有效性在临床治疗中更具有价值。本文选取56例胰腺外伤患者, 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5年5月~2013年5月56例胰腺外伤患者, 其中男40例, 女16例, 年龄15~64岁, 平均年龄(47.8±9.5)岁。患者受伤后至入院时间为0.8~15 h, 平均时间(5.0±3.6)h。车祸致伤36例, 重物砸伤7例, 暴力打击伤5例, 坠落致伤4例, 挤压致伤4例。根据1990年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器官损伤分级方法对患者分级, Ⅰ级, 胰腺受到较轻程度挫伤或裂伤者16例(28.57%);Ⅱ级, 出现较明显损伤或深度裂伤, 胰管未受到损伤者18例(32.14%);Ⅲ级, 远侧胰腺出现横断伤或裂伤且存在胰管受损者10例(17.86%);Ⅳ级, 近侧胰腺横断伤或裂伤同时出现胰管受损者6例(10.71%);Ⅴ级, 胰头毁损伤者6例(10.71%)。患者按照胰管是否受到损伤分成轻度伤(Ⅰ~Ⅱ级)或重度伤(Ⅲ~Ⅴ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手术治疗, 所选取手术方式按照胰腺损伤程度展开, Ⅰ、Ⅱ级胰腺损伤患者通常实施清创、止血、修补治疗, 并在胰周进行合理引流处理。Ⅲ级胰腺损伤患者实施远侧端胰腺切除术, 根据实际展开确保是否存留脾脏, 对胰床实施外置引流处理。Ⅳ级胰腺损伤患者实施远侧端胰腺切除术或予以胰腺近端缝扎, 远侧则实施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进行治疗。Ⅴ级胰腺损伤患者实施胰头十二指肠缝合修补联合十二指肠憩室化术进行治疗, 远侧实施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予以治疗, 如有必要则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完成治疗。
2 结果
56例患者中, 治愈48例, 2例经治疗好转后自动出院, 死亡6例, 平均住院时间(26.2±3.2)d, 18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 共有36例次, 胰瘘症状12例次, 胰腺假性囊肿6例次, 十二指肠瘘4例次, 腹腔处感染6例次,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6例次,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2例次。
3 讨论
在对胰腺外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 需确保其符合手术指征, 按照患者实际病情、胰腺受损状况、分级及胰管损伤程度实施具体化处理, 并严格按照损伤控制原则执行。Ⅰ~Ⅱ级:在患者受伤程度较低时可注意采用引流方法, 胰腺予以彻底性清创止血处理, 在裂口较大时则予以“U”或“8”字型简单缝合后, 将止血纱布放置到裂口进行填充, 在胰床置入引流管进行充分引流。超过Ⅲ级患者往往具有较为严重外伤, 临床表现为低温、酸中毒、凝血功能异常等, 需严格按照损伤控制原则实施治疗, 通常予以分期治疗, 不然极易导致患者内环境更为紊乱, 使得患者死亡速度上升。Ⅲ级:患者通常出现于肠系膜上静脉左侧, 对其可实施囊括外伤处的远端胰腺切除术或在清创止血处理后对近端主胰管进行结扎, 在远端主胰管内放置引流管, 在胰床置入引流管进行合理引流。Ⅳ级:通常在肠系膜上静脉右侧近端位置胰腺发生断裂伤, 存在主胰管受损或壶腹处受损症状, 需及时实施保胰手术进行治疗。若患者出现主胰管断裂现象但是并未发生十二指肠或壶腹处受损症状时, 应注意按照损伤控制原则进行治疗, 可予以胰腺近端缝合处理及远端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术, 通常不会实施手术难度较高、手术持续时间较长并存在极高并发症的近端胰腺切除术, 若患者术后出现胰痔, 通常实施保守治疗即可痊愈。Ⅴ级:患者往往出现十二指肠、胆道及大血管受损等症状, 其死亡率往往达到40%[2]。如患者实际情况允许, 则尽可能予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治疗。但需严格按照手术指征进行, 如患者机体质量较差, 无法耐受手术治疗, 则需遵循损伤控制原则, 对手术操作进行简化, 在患者情况达到改善后予以确定性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盈, 陈永亮, 严力. 60例创伤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3, 34(11):1152-1154.
阅读期刊:临床心电学
《临床心电学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2年,为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临床心电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
上一篇: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如何护理
下一篇:原发性阑尾黏液腺癌病理如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