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9-02-11
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范畴,其疾病发展过程往往伴随着由筋到骨的病理改变,因此膝关节周围经筋力学的失衡和关节失稳是其发病的主要力学基础,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医学骨科论文。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属于中医的“痹”范畴,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膝骨关节周围经筋力学失衡、关节失稳是其发病的生物力学基础[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膝骨关节炎在我国50岁以上人口中发病率为9.56%;在60岁以上人中,膝骨关节炎发病率为78.5%[2]。发病率与年龄成正相关,并且女性人口发病率高于男性[3]。膝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往往需要经历从筋痹到骨痹的过程[4],膝关节疼痛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多分为关节外疼痛和关节内疼痛。关节内疼痛以软骨为致痛源,关节外疼痛多由滑囊、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起止点等组织炎性病变继发引起[5]。膝骨关节炎按照疾病的发病性质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6],其中原发性在临床上较多见。主要在于是人体膝关节软骨富含蛋白多糖,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人体中的硫酸软骨下降明显,软骨细胞组织遭到破坏,使之聚集力减弱,含水量显著减少,从而降低膝关节抗疲劳的能力,因此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7]。另外,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运动量相对减少,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尤其是伸膝功能的肌肉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并且影响人体膝关节的稳定性,从而减弱膝关节周围肌肉对于膝关节的保护作用,最终导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膝骨关节炎发病率升高。
1八段锦对膝骨关节的作用
目前主要运用药物、非药物及手术等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其中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为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物理因子治疗疗、健康宣教、功能锻炼等。并且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变化逐渐调整治疗方案,制定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在膝骨关节炎功能恢复中作用巨大。合适的功能锻炼能增强受损伤的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耐力和肌力,以保证其关节活动度,维持关节的稳定性,保障其正常功能。虽然目前对功能锻炼的有效性方面有临床循证学依据,但其在疗效机制在对增加关节稳定性,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度,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待继续深入研究。在2013 年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最新发布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循证医学指南》中,首先推荐的就是让临床医生指导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积极的有氧功能锻炼,由此可见,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功能锻炼已经得到了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和认可。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肌肉、骨骼、关节构成。各种人体运动最终通过肌肉舒张、收缩带动骨骼运动来实现。肌肉的生理功能状态是维持人体平衡稳定的基本保障,也是能够进行步行的基础。股四头肌是控制伸膝的关键肌,其萎缩尤其是股内侧肌萎缩导致膝关节失去保护,不稳定性增加,加重临床症状,所以是股四头肌萎缩是膝关节生物力学紊乱的重要因素[8]。通过对临床膝骨关节炎患者等速肌力测试研究发现,股四头肌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同时下降,并且腘绳肌肌力也大幅度下降[9]。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股四头肌受损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关节活动度降低以致于关节周围肌肉的废用性萎缩。所以临床要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锻炼,加强膝关节稳定性,改善局部血液运行,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并且由于膝关节的疼痛也使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产生自我保护反应,也可以导致肌肉的萎缩,肌力减退。膝关节的稳定性在于膝关节周围肌群的恰当比例,尤其依赖于股四头肌肌力[10],因此,膝骨关节炎存在的控制膝关节屈伸肌肌力平衡改变、稳定性异常、快收缩纤维功能下降和萎缩、腘绳肌协同活动增强、造成了膝关节功能失衡,使病情不断进展[11]。运动训练是防治膝骨关病痛的最为重要方法,通过锻炼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并能通过肢体的主动运动防止肌肉的萎缩,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减轻膝关节疼痛,是治疗膝骨关节炎初期、中期的有效方法。维持关节稳定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功能锻炼,尤其是对股四头肌的功能训练,所以在功能锻炼中只加强股四头肌的训练也是有一定意义的[12],是治疗膝关节髌骨软化的基础方法,但有的研究报告称对膝关节整体功能改善作用有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八段锦运动简单、安全,是非常适合膝骨关节炎患者参与的传统保健功法,具有积极推广的价值。八段锦属于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坚持八段锦锻炼对中老年人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都有一定的影响,能显著提高中老年受试者下肢肌力和耐力,改善中老年人关节、神经系统灵活性,提高其平衡能力,诱导和激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同时八段锦作为辅助干预方式,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对于膝骨关节炎预防、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13]。然而,目前对其机理的研究依然存在不足,亟待我们在临床和实验中研究解决。
2八段锦功法特点
八段锦功法强调在功能锻炼时呼吸均匀,思想安静,全身放松,意守丹田,通过在大脑皮层产生良性反馈信息,调节受损伤部位微循环,修复病灶,以利于机体康复。八段锦在注重肢体锻炼的同时也注重脊髓神经节段的锻炼与放松,在锻炼时要求训练者的脊椎下沉,根节、中节、梢节的节节松开,结合手部拳式、足底动作的变化,类似蚕爬蠕动,旋转蛹动,转动如磨盘,扭动似拧绳,以独特行气方式产生其特殊的愉悦感[14]。长期的八段锦有氧训练可使得训练者的心肌纤维增粗,壁增厚,容量及每搏输出量增加,收缩力量增强[15]。通过6个月的八段锦训练对气血不足者“面子”问题的实验研究表明:人体血管弹性明显改善,迷走神经兴奋性提高,心脏收缩力增强,血管充盈度及节律性也增强。由此可见,八段锦锻炼对于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活动有改善作用。提高人体血供能力,促进下肢血液回流,提高膝关节的运动力量。八段锦锻炼是在前后左右上下几大方位的缓慢牵拉,这种内外兼修,阴阳结合的有氧运动会产生生理负荷,从而使关节、骨骼和肌肉得到系统全面的锻炼。锻炼过程中要求患者做到“内心平和、身体放松、动作自然”,通过八段锦功能锻炼使外在躯干肢体的屈伸俯仰运动和内部气机的升降开合,促进人体筋脉组织舒展牵伸,经络舒畅,气机的内外出入调达,外在“筋骨皮”与内在“精气神”协调统一,从而实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功效[16],腘绳肌主要控制膝关节屈曲,如腘绳肌痉挛就会造成膝关节屈伸受限,导致股四头肌收缩时,膝关节伸展不利,对膝关节的刺激加重,造成膝关节周围疼痛。因此,八段锦锻炼可以拉伸训练腘绳肌,恢复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减轻疼痛。通过增强大腿肌群的肌肉肌力和耐力,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和柔韧性,改善腿部肌肉萎缩、肌腱挛缩以及扩大关节活动度[17]。 八段锦“柔和流畅、动静结合、松弛有度、刚柔并济”。通过八段锦锻炼,可调畅人体气血,平衡阴阳,疏筋通脉。在八段锦整套动作中以“双手托天理三焦”和“调理脾胃须单举”来锻炼患者的平衡功能;以“左右开弓似射雕”来训练肢体两侧肌肉的稳定性,可以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意志;以“五劳七伤向后瞧”来锻炼患者肢体前后的稳定性,躯干的灵活性,转头扭臂,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摇头摆尾去心火”则全面锻炼多方稳定性,上身前俯,尾闾摆动,以消除心烦;“背后七颠百病消”锻炼患者的运动调节能力,振荡导致全身的抖动,按摩五脏六腑。俗话说:百步走不如抖一抖。有研究表明:八段锦主动运动部位在肢体、脊柱等多处关节,刺激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加速全身血液运行以及淋巴液回流,利于减轻关节水肿局部和炎症,解除关节疼痛。八段锦可增加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视觉与本体觉输入,通过对膝关节肌肉的协调性训练增加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度,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协调性,进一步促进全身运动协调,提高身体平衡能力[18],改善其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9],增加关节活动度,减轻关节疼痛症状[20]。通过八段锦锻炼随访6个月观发现:坚持八段锦锻炼6个月,能有效促进膝关节肌肉协调性,改善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21]。
3小结
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会受到精神状态的影响,过度焦虑能引发人体各个系统功能的紊乱,从而产生大量免疫抑制蛋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八段锦练习中,术者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进行肢体的锻炼,使得人体的本体感觉、听觉和视觉等机能高度兴奋,体验兴奋、愉悦等积极情感,同时使全身的神经、肌肉组织得到锻炼,促进神经系统灵敏和思维敏捷,有助于调节大脑的紧张和消极情绪。并可以引起人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性变化,调节内分泌系统状况,改善机体功能。长期进行八段锦练习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延缓衰老。长期进行八段锦锻炼,可以提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精力,改善躯体疼痛的程度。总之,适当的进行八段锦练习不仅能改善心肺循环,有效改善膝关节炎患者生理、心理多项指标,有健身益心功效,降低疲劳和增强免疫力。而且对于膝关节炎患者来说,功能锻炼肢体的活动能明显改善肢体肌肉的功能,增强下肢耐力和肌力,缓解膝骨关节压力。综上可见,八段锦益于膝骨关节炎的防治、利于祛病健身、延年益寿。
阅读期刊:临床骨科
《临床骨科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8年,由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主办。本刊是骨科专业学术性期刊,双月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上一篇: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如何研究
下一篇:影像学表现对临床治疗有何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