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医学核心论文 > 护理培训在普外科临床护理的效果

护理培训在普外科临床护理的效果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1-01-14

  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研究制定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普外科护士14名,随机分为两组,各7名。对照组在护理工作中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护理培训。比较两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1个月、2个月及6个月护理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本身的因素、护理人员的因素及沟通不足是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建立护患信任,加大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系是做好普外科临床护理的主要策略。

护理培训在普外科临床护理的效果

  关键词:普外科;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应对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飞速发展,普外科临床护理也不断创新、完善,安全系数也逐步提高,但是疾病的护理不同于其他行业,仍然存在着不可预知的意外和安全风险[1],为进一步提高普外科护理的质量及临床护理的安全性,本文选择我院普外科护士14名,对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普外科护士14名,随机分为两组,各7名。观察组男1名(16.7%),女6名(83.3%);年龄22~46岁,平均(29.3±3.3)岁;职称:中级4名,初级3名;学历:中专2名,专科4名,大学1名。对照组7名均为女性;年龄21~45岁,平均(29.2±3.1)岁,职称:中级3名,初级4名;学历:中专2名,专科3名,大学2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①对照组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以常规护理方法为主,不接受专业护理培训,特别是对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干预对策不讲解、不学习。②观察组护理人员则给予护理培训,内容包括:护理技巧培训、沟通能力培训、业务培训、法律知识讲解等,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业务水平和操作技巧等,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2个月、干预6个月时护理满意度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2个月、干预6个月护理满意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干预前护理满意评分为(88.2±5.4)分,干预1个月护理满意评分为(94.6±3.4)分,干预4个月护理满意评分为(96.8±3.0)分,干预6个月护理满意评分为(98.8±1.1)分,对照组护理干预前护理满意评分为(88.3±5.5)分,干预1个月护理满意评分为(89.1±3.8)分,干预4个月护理满意评分为(90.1±3.6)分,干预6个月护理满意评分为(90.2±3.4)分。两组护理干预前护理满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1个月、干预2个月、干预6个月护理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2],是优质服务的关键,然而,护理风险无处不在,且已经成为医护界的共识[3]。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护理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护理过程中一切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如:医院环境、设备、患者自身以及护理人员等均是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在普外科中,通常常见的不安全因素:①患者本身存在的问题:由于普外科患者治疗时间较长,一部分患者由于对治疗的预期较低,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4],对治疗和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护理过程中,如不能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或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或在换药过程中出现疼痛等均可引起患者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5],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影响了治疗效果。②护理人员的因素:有的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在配药过程中没有进行“三查七对”[6],导致出现配错药现象,另外有的护理人员在给患者输液过程中没有核对患者姓名,导致输错药物,致使工作出现差错。还有的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对护理记录不及时、记录不全、记录不属实等[7],也是导致出现护理差错的重要原因。另外,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薄弱,对普外科护理工作生疏,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良好的受教育水平,有的对相关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及错误操作,导致护理操作的失误,甚至给患者带来损害;有的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操作没有全新的认识,存在操作不熟练,操作步骤不精准,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③护患沟通存在不足:由于患者的差异,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特别是年龄偏大,知识水平较低的患者,需要多次重复的健康教育或护理沟通[8],才能达到效果,但是大部分护理人员并不会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导致患者对治疗的目的、方法和效果不清楚,不知情,缺乏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对护理工作产生怀疑等,特别是对于稍微懂得相关医学知识的患者,更是要求苛刻,对护理吹毛求疵,是导致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也增加了护理的风险。针对不安全因素采取的措施:①建立护患信任:加强护患沟通,主动了解患者的所需,主动介绍患者的病情、治疗和护理方法、注意事项、治疗效果等,让患者对疾病有深刻的了解,护理人员应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尽量展示自身亲切、专业的一面,关注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其营造一个优良的临床治疗环境,患者感觉到护理人员真心关心其病情,增加了护患信任,对护理人员也存有感激之心,因此,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效果。②注重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定期的培训、组织专业知识讲座及对临床实践的总结、交流等多种方式,让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得到提高,临床操作能力更加熟练、准确。③落实规范护理操作技术:护理人员必须要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与提升,端正其护理态度,准确认识到护理工作的临床价值,从而在反复练习掌握过硬的护理技术的同时将护理不安全因素逐一消除。护理部门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加强护理操作培训,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技术规范进行培训,组织科室之间护理技术大比武,对出现的优秀护理人员进行表彰,纳入晋级、晋升评比管理,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确保一次穿刺成功、一次导尿成功、一次输液成功等,既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④健全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制度。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做好护理风险管理的前提[9],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规范好护理人员的行为,确保在护理操作、护患沟通、无菌操作等均能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降低护理不安全因素。如做好交接班制度:查看护理交接班记录,询问患者及值班护士,确保护理工作落实到位。加大查对制度的执行力度:要求护理人员在服药、注射、输液、抽血等方面认真查对,认真执行医嘱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手术查对制度、供应室查对制度、饮食查对制度等,检查各项制度查看后的执行签名是否齐全、完善,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与科室绩效挂钩。为方便提醒护理人员,可以在治疗台、治疗车等处放置提示牌,如:“您做到三查七对了吗?”“一念疏忽是错起头”“请核对、核对、再核对!”。让护理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三查七对工作的重要性,尽可能地减少护理疏忽,降低护理过错,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防止用错药等不规范护理行为的发生,降低护士不良事件的发生。⑤强化证据意识:护理记录应该完整、字迹清晰、及时、准确、客观,记录内容包括处理措施、病情变化、用药情况等,在有效的护理证据下,最大化预防风险的发生。有的护理人员存在记录弄虚作假现象,存在对患者体温记录方面记录不详实,甚至没有测量就直接填写,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的影响,若患者病情突然恶化,与治疗和护理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分级护理规范,定时进行护理观察和详细记录,内容包括时间、病情变化、护理措施等。综上所述,患者本身的因素、护理人员的因素以及沟通不足是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建立护患信任,加大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系是做好普外科临床护理的主要策略。

  作者:薛红英

上一篇:健康教育路径表在手术护理的应用

下一篇: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