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8-11-08
目的 旨在对比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的手术效果。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为行传统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设立为对照组,其余60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设立为微创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造瘘时间及住院时间及并发症。
结果 微创组60例患者均一期穿刺成功并顺利碎石,取石成功 58例,成功率 96.7%(58/60)。术中未出现气胸、结肠损伤等并发症,一次清石率为 80.0%(48/60)。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肾切除、伤口尿瘘、液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泌尿系感染者术后出现持续高热,经抗感染治愈。对照组术中出现十二指肠损伤 1例、腹膜损伤2例、术后出现高热 2例、肠瘘 1例,泌尿系感染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造瘘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目前临床治疗肾结石的方法较多,如药物、开放性手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微创手术等,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临床治疗效果也不同[1]。经皮肾镜取石术起源于20世纪 80年代,操作相对简单,对较大的结石治疗效果更好。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是在较为传统的经皮肾镜取石手术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治疗肾结石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为泌尿系结石,尤其是为肾结石患者提供了损伤轻、痛苦小、恢复快的治疗手段[2]。研究证实,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可以减轻肾实质穿孔的损伤程度,尤其对血管的损伤几率小,从而保证患者肾功能不受影响,还具有预防肾皮质瘢痕的形成,提高手术安全性的作用[3]。为进一步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价值,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均经 B超、X线、CT等检查确诊为单发结石,排除心、肝、肺等严重疾病,且均无精神病史及家族精神病史,无血液系统疾病。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18~78岁,平均(45.8±3.6)岁。其中60例为行传统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设立为对照组,其余60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设立为微创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合并肾盂积水情况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微创组应用Wolf 8/9.8F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机,钬激光碎石机,COOKF 8-F20经皮肾论文答辩穿刺筋膜扩张器械、B超等。患者行静脉吸入复合全麻,体位取截石位,经患侧输尿管内逆行插入5F输尿管导管,留置双腔气囊尿管。体位取俯卧位,穿刺点选择在第12肋下或第11肋间腋后线和肩胛下角线间。在 B超监视下应用18G肾穿刺针穿刺肾盏引流系统,见尿液引出后插入斑马导丝,于穿刺针旁行约 1 cm切口,拔出针鞘,逐级扩张通道后保留数分钟退出扩张器,经皮建立F18取石通道,输尿管硬镜直视下置入肾集合系统内观察结石。根据结石情况采用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灌注液持续冲洗结合取石钳取出结石。常规留COOK F4.7双 J管,肾造瘘口放置 F14单腔尿管作为造瘘管。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若结石取净后,4~5 d后拔除肾造瘘管。有残留结石者,可再次取石或行 ESWL术。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造瘘时间及住院时间为手术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微创组60例患者均一期穿刺成功并顺利碎石,取石成功 58例,成功率 96.7%(58/60)。术中未出现气胸、结肠损伤等并发症,一次清石率为 80.0%(48/60)。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肾切除、伤口尿瘘、液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泌尿系感染者术后出现持续高热,经抗感染治愈。对照组术中出现十二指肠损伤 1例、腹膜损伤2例、术后出现高热 2例、肠瘘 1例,泌尿系感染8例。两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见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造瘘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3 讨论
肾结石是指发生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位的结石,多数位于肾盂、肾盏内,而肾实质结石则相对较为少见。肾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具有病因复杂、成分多样、症状不特异等特点。肾结石的发病主要与遗传、代谢、感染、环境、饮食、解剖、药物等因素密切相关[4],其治疗主要以解除因结石而造成的梗阻问题、恢复肾部正常生理功能、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病痛为目的[5]。早期对肾结石的治疗多采用开放式手术,但术中伤口大,出血量多,易产生感染等并发症,且患者伤口愈合时间长、疼痛严重,住院时间长,手术花费相对较高。其中传统的经皮肾镜取石需要扩张达 26-36F,易损伤叶间血管,撕裂肾盏颈而引起大出血,术后肾皮质瘢痕较大,同时较粗的肾镜很难通过狭小的肾盏颈,多发肾盏结石不易取净。而ESWL仅适用于结石<2 cm和肾功能正常者,且该方法并非无创 ,对肾组织及功能有一定的损害,甚至可造成不可逆性损坏[6]。随着内镜器械的改进以及手术经验的丰富,MPCNL已逐渐成为治疗肾结石的首选方法,MPCNL具有创伤更小(切口仅 5 mm,筋膜扩张仅至 F18)、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势[7]。经皮肾镜取石术是经腰背部细针穿刺直达肾盏或肾盂,扩张并建立皮肤至肾内的通道,插放肾镜,直视下取石或碎石[8],包括穿刺、建立皮肾通道、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四大步骤,其中穿刺点选择从第10~12肋下腋后线至肩胛线区域,穿刺方向指向肾盂,最接近肾脏和结石处。穿刺肾盏的选择原则是考虑被穿中的肾盏能最大限度观察肾盂和各个肾盏并尽可能取出其他肾盏结石。穿刺技巧易掌握,建立通道过程简单,但要求术者手感及操作轻柔。同时在直视下进行碎石,加大灌注液的流量,脉冲式灌洗,冲出碎石与钳夹取石相结合,加快结石清除的速度[9]。手术过程中若肾内有脓液,应避免一期取石,以免引起大出血和感染、败血症等。可留置肾造瘘管引流,同时进行抗炎治疗,1周后再二期取石。取石时一般对于< 0.5 cm的结石可直接用输尿管镜钳夹取出,对于>0.5 cm的结石经气压弹道碎石后钳夹取出,碎石屑 可直接用水冲出[10-11]。本研究通过对微创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造瘘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或 P<0.01)。与何如钢等[12]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进一步说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好。综上,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浩洁. 35例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探讨[J]. 河南外科杂志,2012,18(2):58-59.
[2] 王元福,龚德霖,何学伦,等. 局麻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40例临床分析[J]. 天津医药,2011,39(12):1165-1166.
[3] 舒杨柳,郑劲松,邱元林,等.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J]. 当代医学,2010,16(20):93-94.
[4] 吴仁植,朱锦智,贾庆波.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95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92.
阅读期刊: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是由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科专业学术期刊。2009年9月创刊,季刊,目前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检索权威工具全文收录。
上一篇:温针灸治疗寒湿腰痛有何效果
下一篇: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如何护理